媒體報導

自由電子報 2021年05月20日 -游泳易引發耳炎 醫籲戴防水耳塞

報導來源連結(點選開啟)

進入耳洞之後就是外耳道,外耳道與表面都有鱗狀的表皮覆蓋,是防水的器官,因此不論是游泳、潛水或是洗澡,液體應該都不會跑到中耳裡面,因此理論上應該不會造成任何的問題,唯一的可能是當耳道的表皮發生破損的情況,細菌才有能從耳道的皮膚侵入到裡面組織,造成感染的情形。

台灣是海島國家,加上我們的環境與文化,幾乎個人的衛生習慣都會每天洗澡、洗頭,夏天從事水上活動也相當多,因此外耳有些特別的問題和國外不太一樣。

「游泳者的耳朵」指的是,游泳後用棉花棒去掏耳朵造成外耳皮膚的刮傷,加上游泳池的水、海水、河水不乾淨的關係,細菌跑進去造成外耳腫脹發炎。

這些造成外耳炎的細菌大部分是表皮上常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,偶爾有一些病人因為免疫功能比較差會有綠膿桿菌的發生,是屬於比較不好處理的狀況,否則應該用耳滴劑、藥膏等外用藥物就可以處理了。

此外,外耳道如果因為常常從事水上活動受到冰水的刺激,有時會骨質增生,造成外耳道的骨瘤,引起外耳道的狹窄,這種在常常泡三溫暖的人也可以看見。

此外,如果耳朵有破洞或者是有接受通氣管的植入手術,因為外耳和中耳直接相通,因此不適合從事水上活動,否則會造成中耳的流膿發炎。

小朋友如果因為通氣管的植入遲遲沒有排出,但又一定要從事水上活動,則需要使用特殊的防水耳塞。這些耳塞是以可塑性的塑膠做成,能夠配合耳道的形狀加以調整,因此緊密度較好,同時也可以在耳塞的外面綁上束帶,加強耳塞的緊密度,防止水跑到耳道中造成感染。

市面上有許多游泳者專用的耳塞都有這樣的功能,效果也不錯。

(作者為國泰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級主治醫師)

Information


王拔群 教授

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級主治醫師
前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
國泰綜合醫院品質管理部部主任

前往線上網路掛號
預約電話:
02-2708-2121 分機7323